鞋子于我们而言,不只是保暖的作用,更多的是防护作用,所以不光是大人,现在很多小孩也是从小就穿鞋了,这样能一定程度上保护孩子的脚丫子,毕竟孩子好动后乱走乱爬的,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家长们虽说是从关心宝宝的角度出发,但是很多家长给宝宝选鞋是总是选不好,比如家长会觉得买软软的鞋子给孩子穿着才舒适,因为他们的肌肤也很娇嫩,也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正在生长发育阶段,要给孩子买大一点的鞋子,这样孩子才不会挤脚影响脚型的不完美。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给孩子买鞋要大一码?越软越好? 错,关于给孩子选鞋的知识你要懂
很多家长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这不前段时间有位妈妈拜托奶奶帮忙带一段时间孩子,放心地去处理自己的一些工作,可是等孩子从奶奶家回来后,就一直说脚不舒服。
妈妈看了孩子的脚,并没有什么红肿的地方,然后看了看孩子最近穿的鞋,是奶奶买的,鞋子非常的软,还不跟脚,孩子穿着就像偷穿了大人的鞋一样的,妈妈就问了奶奶怎么买这么大的鞋,奶奶说要大要软,才能跟得上孩子的生长,脚再长大一点也能穿。
这位奶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而且很多家庭也会存在这样的错误的认知。有些家长其实也不太懂,只是看别人家宝宝怎么穿自己家也买一样的就没错。很多家长孩子要自己掌握正确的方式给宝宝挑选合适的鞋。
选鞋的3大误区一定学会要避免
要说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大脑益智开发那一定都是很重视的,但是对于宝宝脚丫的发育,很多家长基本都是忽视不见的,脚底有我们身体七经八络的穴位,也是异常重要的,家长们要重视给宝宝买合适的鞋子,以下选鞋的3大误区一定要学会避免。
1、越软越舒适
我们给宝宝穿鞋除了美观和保暖之外,还有重要的作用,是在孩子走路时减少缓冲力,保护孩子的脚底和脚踝。
若家长把给宝宝买衣服的理念用到买鞋上,觉得鞋子要像衣服样柔软舒适才好,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太软的鞋子不仅容易被坚硬的东西刺穿,也无法保护脚踝。
2、买鞋买大一号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身体成长发育的很快,没必要每次都买正好尺码的鞋子和衣服,出于节约的角度会给孩子买大一到两码的鞋子。
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鞋子不跟脚走路带来的安全隐患非常容易绊倒,还有就是过大的鞋子会让孩子的脚因为一直往前顶而变得畸形。
3、发光鞋
小朋友处于好奇的阶段,很喜欢发光鞋,家长也觉得穿的可爱会满足孩子的要求,殊不知他们这样做也会影响孩子的脚部发育问题,因为孩子想让鞋子发光就会一直给鞋子压力用力跺脚,长时间会让孩子的脚部承受很大的冲击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发育。
要想给宝宝选鞋,需要了解宝宝足部发育很重要的四个阶段
1、0-12个月的宝宝
0-12个月的宝宝处在一个快速发育的时间,俗称的一天一个样,但是正因为他们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的骨骼很柔软,都是软骨,足部也同样处于发育阶段,他们还不会走路,所以不穿鞋是可以的,当然家长为了美观和保暖也可以穿合适的鞋。
2、1-3岁的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在练习走路了,所以脚部和腿部的受力会比1岁前多很多,所以对鞋的需求也很明确,需要给宝宝选择合适的舒适鞋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软,要方便孩子走路跟脚,不然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脚部生长,严重的会出现脚趾的畸形和O型腿等。
3、4-6岁的孩子
4-6岁的孩子一般开始长足弓了,尺码也会达到20码左右了,这个时候出于保护孩子足弓的发育情况,选择鞋子更要谨慎,不要买太软的鞋子,无法对脚踝起到支撑作用,在孩子足弓不成形的时候走路也不是很稳,太软的鞋也会容易出现扭伤现象。
4、7-12岁的孩子
处于7-12岁的孩子脚发育基本稳定,但是需要了解的是,这个阶段骨骼处于钙化期,不能因为脚长差不多大了,就可以随便穿鞋了,这个时候还是需要谨慎选择,不要选择过紧的,也不能选择太硬的,因为这个时间段孩子的运动量也很大。
那么给孩子选鞋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注意鞋子的减震防滑
孩子处于学习和好动期,每天都是闲不住的,走走看看,蹦蹦跳跳,就会出现家长说的非常的费鞋,其实是选择的时候没有选好,需要首先注意鞋子的防滑性能,这这样避免孩子经常滑倒摔跤,还有一个就是家长注意不到的问题,关注鞋子的减震性能才能很好地保护脚踝。
2、能够保护宝宝脚踝
这个时候孩子正处于发育和走路多的阶段,家长选择鞋子不仅考虑大小,也要考虑下鞋子的材质,特别是鞋帮鞋底的材质,不要太软,可以选择有些鞋帮的鞋,能很有效果的保护孩子的足弓,孩子穿起来也很美观,还给脚踝足够的支撑。
3、鞋子一定要合脚
不管家长选择什么材质,什么柔软度和鞋帮高度,千万不要忽视了,一定要买合脚的鞋,要让孩子穿着跟脚,不能买大大的觉得省事节约,会给孩子留下一些影响美观的问题,例如畸形或者脚趾外翻等情况,千万不要因为省事而影响孩子的发育。
总结:
说了这么多相信很多家长已经清楚在给孩子选择鞋子过程中,要避免哪些误区,并注意选择时关注哪几点了。希望家长要重视并说给家里的长辈知道,不要因为鞋子的小细节影响孩子的足部健康发育。